您好!欢迎光临: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指南 >> 各地投资
茂名“十一五”规划(草案)亮点逐个数
深圳市茂名商会  发布时间:2012/9/24 11:24:51   【 字体:

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体制机制完善,粤西经济强市、文化名城、和谐茂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

人均生产总值22415元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预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达到14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达到22415元(约合2767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2%。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15%左右。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加快。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科技实力增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壮大。文化设施逐步完善,争取到20l0年,全市50%的镇建成图书馆,80%的村委会有图书室,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到全市的自然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十一五”期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保持100%,逐步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适度扩大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争取到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l0年,全市教育综合水平居全省II类地区前列,茂名市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取得显著成效。

期望人均寿命达到76岁

  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4%左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和4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左右,2010年总人口710万人左右;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15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期望寿命达到76岁。人居环境美化优化。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

  和谐茂名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基本形成文明法治、稳定和谐、宽容诚信的社会环境。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户籍口径)达50%。就业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1万人,年均增长3.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3万人,年均增长3.7%。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环境保护综合指数达到85分以上,力争市区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建设平安和谐社区,到2010年,全市60%的社区达到“六好”社区的要求。

自主创新

突破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

  加强重点领域和核心产业自主创新。重视原始性创新,鼓励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加强集成创新,推动重大自主创新项目联合攻关,力争突破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加快引进技术及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支持石化、电力、冶炼支柱产业和海洋及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自主创新,促进我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


高校科研所与企业联合

  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继续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围绕我市产业优势领域,发展壮大一批国家、省和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使之成为我市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以多种形式联合建设工程中心、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以产业化为目标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申请发明专利,扶持发明专利技术产业化。

建设新农村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坚持“三化”联动,谋划“三农”,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规划,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整合政府支农投资,集中财力,结合“泥砖房改造工程”,加强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厕、改灶等工作。大力推广沼气利用,加强垃圾、污水等污染物处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以提高基本农田地力为重点,加强对土壤污染的防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加强对农业环境监测预警,保护农业生态功能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纳入各级财政支持范围,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巩固提高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并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监督网、供应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条件。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力争到2008年基本实现全覆盖。以创建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为载体,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绿色茂名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绿色茂名,走增长绿色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机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推广节能降耗生产技术,节约原材料,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展光、热、风能、太阳能和空中水资源等可再生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行资源效率和最低技术准入标准,对高消耗及落后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实行逐步强制性淘汰制度。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替代技术、“零排放”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引导城乡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

  加快建设林业生态市。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加快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切实做好大雾岭自然保护区整合升级工作,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重视山区及沿海生态屏障的保护和建设,抓好主要江河流域的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防护功能,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按国家统一部署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市区城市生态缓冲带。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大水资源环境的开发和保护力度,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域范围内布点建设排污项目及种植速生桉,加强对饮用水的监测,切实保障高州水库、鉴江等饮用水安全。继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对使用和开发水资源开征资源补偿费和水土保持费。继续开展小东江综合整治,建设小东江生态恢复工程,加强其他重点污染河段的治理工作。逐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结合实施农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水源地的规划、建设与保护。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海域、滩涂的使用管理,处理好海洋开发、港口建设和防洪防潮、船舶通航的关系。加强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对海洋灾害的防御能力,对海岸带、防护林以及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实施重点保护。加快茂名红树林保护区建设。适当设置海洋特别保护区,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教育强市

今秋起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促进教育全面发展。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努力建立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具有茂名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着力改善革命老区、贫困山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06年秋季起在全市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优质普通高中、示范性高中建设,到2010年,90%以上普通高中建成市一级标准以上的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建立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茂名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着力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使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绿色通道”助贫家子女完成学业

  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要优先保证教育的需要,不断提高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确保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支持公办非义务教育类学校用非财政性资金扩大办学规模。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合理制定收费管理政策。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完善贫困家庭教育保障体系,实施政府资助、学校减免、社会捐助等办法,为困难家庭子女开辟一条完成学业的“绿色通道”,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

和谐社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为重点,加快将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业者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快制定实施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市级统筹,积极推进社会保险省级统筹。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服务水平,基本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全面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事业,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积极发挥商业保险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维护社会稳定

  加大对各类不安定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力度。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区域协作机制,着力构建公共场所、重点地区(地段)、单位内部等治安防控网络。加强对出租屋、二手机动车交易、收旧修理、娱乐服务场所等重点部位和行业的整治,实行流动人口统一管理。积极推进警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城市群防群治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农村治安防范工作新路子,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坚决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毒品犯罪和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七大工程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七大工程”。规划建设重大项目89项,估算总投资796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610.5亿元。项目筹资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一)综合运输工程

  规划建设综合运输重大项目22项,估算总投资161.2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135.3亿元。

  铁路。建设洛湛铁路茂名段、茂名至湛江铁路茂名段、广河铁路复线茂名段、三茂铁路电白至茂名港北山岭港区支线,争取“十一五”期间提前开工建设饶平至茂名沿海快速铁路客运专线茂名段。

  公路。建设茂名市区至各县(市)快速路扩建及绿化工程、茂名市区至电白新区城市快速干道、北山岭港区环区快速干线、G207线至广湛高速杨梅出入口连接线、广湛高速马踏出口至北山岭港区一级公路、S113广高线那霍镇新塘至高州段、S280罗水线高州至茂名段、S282沙沙线沙琅至望夫段、S284石化线宝圩至化州段、S285蓬吴线平定镇蓬利至广湛高速浅水出入口段、S370达北线钱排镇达垌至西江段、茂名北环线以及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等项目。争取“十一五”期间提前开工建设广西岑溪至茂名高速公路。

  港口航道。建设茂名港北山岭港区港口公用工程、水东港区长源油脂1万吨油码头、中环万吨级油码头、中央粮库码头、鉴江流域及袂花江流域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等。

  (二)能源保障工程

  规划建设能源重大项目9项,估算总投资248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147.4亿元。

  建设粤电北山岭港电源项目2×100万千瓦机组、茂名油页岩矿电联营项目(一期、二期)、220千伏观珠输变电站、热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供7#机组、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和LNG(液化天然气)工程等项目。争取“十一五”期间提前开工建设茂名石化工业区2×30万千瓦机组。

  (三)农业水利工程

  规划建设农业、水利建设重大项目16项,估算总投资34.1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26.2亿元。

  防洪安全体系工程。争取“十一五”期间我市续建或新建的各类防洪工程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目标,规划建设的重大工程主要有茂名市小东江综合整治工程,信宜、高州、化州、茂南区、茂港区城区防洪工程,高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鉴江干堤化州东堤加固工程、信宜城区防洪(二期)工程等。

  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茂名市东南部沿海地区调水工程、茂港区坡心水利枢纽工程、高州水库灌区改造工程、化州合江及高岭拦河闸重建工程等。

  农业工程。建设化州名贵道地药材化橘红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现代中药化橘红药材加工及成药生产项目。

  (四)现代重化工程

  规划建设重化工业重大项目12项,估算总投资298.5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249.8亿元。建设100万吨乙烯改扩建、2000万吨炼油改扩建工程、C4资源利用、C5加氢石油树脂、60万吨PX联合装置、60万吨PTA项目、40万吨超微细有机碳酸钙、300万吨石油储备库、180万吨轧钢配套项目以及茂名石化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化学制浆工业基地、电镀工业基地等项目。

  (五)城建环保工程

  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及生态环保工程重大项目17项,估算总投资36.5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35亿元。

  建设市区环市北路、官渡路、西粤路、高凉路、大园路等市区北组团路网建设工程、茂名市会议中心、市区河东水厂扩建及管网改造工程、粤西危险废物处理中心、锡塘生活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北山岭港区和3县级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北山岭港区和电白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厂、小东江生态恢复工程、茂名石化炼油系统和乙烯厂清洁生产工程等。

  (六)贸易流通工程

  规划建设贸易流通重大项目2项,估算总投资1.9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1.82亿元。

  建设茂名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电白海产品交易市场等。

  (七)社会服务工程

  规划建设社会服务重大项目11项,估算总投资15.8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约15亿元。建设茂名市第一中学迁建工程、茂港区第一中学新校区、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茂名广播电视中心及市区有线数字电视改造、茂名市档案馆、茂名市数据交换平台(含四大基础数据库及电子档案等基础公共数据库)、茂名高尔夫球场、茂名市放鸡岛海上游乐世界、茂名市城乡气象防灾减灾工程、高州市冼太文化公园建设工程等。

《茂名日报》(2006-03-10 第二版)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下一篇文章:茂名简介及投资环境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领导关怀  |  商会动态  |  深茂资讯  |  茂商风采  |  时政经贸  |  供应需求  |  投资指南  |  宣传报道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8-2012  深圳市茂名商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73321号   技术支持: 龙脉科技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11号NEO大厦A座6楼FG室    邮编:518026   电话:0755-33012595 传真:0755-33012595   邮箱:mmsh168@126.com